定义
公积金缴纳基数是指职工个人和单位缴存公积金的工资基数,一般以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缴存基数。
计算方法
1、常规计算:
若已知去年收入总额为\(A\),则今年公积金基数为\(A\div12\)。
若已知个人每月需缴纳公积金金额为\(B\),单位公积金缴纳比例为\(C\),则今年公积金基数为\(B\div C\)。
2、新入职员工:
第一年缴纳公积金时,公司一般会按照员工实际工资作为公积金基数。
3、工作不满一年:
若去年工作不满一年,今年公积金基数为\(2023\)年月收入总额除以实际工作月数。
4、无工作或未参保:
没有工作的人员若要继续缴纳公积金,需要根据当地的低保标准来作为公积金基数。
相关规定
1、上限和下限规定:
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每年会度发布公积金缴纳基数的上限和下限,例如北京地区,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核定缴费基数的依据,设定上下限。
2、调整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年\(7\)月\(1\)日进行调整。
3、特殊情况处理:
在申报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单位可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如为职工多缴,可申请退回;为职工少缴,应及时补缴。
FAQs
1、公积金缴纳基数与社保基数是否一致?
一般情况下,二者基数都是根据上一年度平均收入计算,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北京地区,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核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依据,而公积金缴纳基数则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来确定。
2、如何查询自己的公积金缴纳基数?
可以通过全国公积金小程序、“全国住房公积金”微信小程序等渠道查询。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473708564@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